Hazelcast 分布式Map数据结构

全文共 2928 个字

在第一篇介绍Hazelcast的文章已经提到,HazelcastJava中绝大部分数据结构提供了分布式实现。我们常用的MapListQueue等数据结构可以用Hazelcast的实现类在多个集群节点之间共享数据。本篇将介绍Map的分布式实现方式和使用方法,后续的博文再简要说明Set、Queue、List、Ringbuffer、Topic、Lock等数据结构的配置和使用方法。如果你对Hazelcast的基础知识还不太了解,建议先阅读本人前面关于Hazelcast介绍的三篇博文—— Hazelcast 入门及使用案例Hazelcast 配置教程Hazelcast 集群功能及配置

分布式Map基础功能

Map是我们再最常用的数据接口之一,时常用于存储某种关系值。在前面介绍Hazelcast的文章中已经用Map举了很多分布式环境使用的例子。下面我们将由浅入深的介绍HazelcastMap

Hazelcast中自定义了一个名为IMap的接口,该接口自java.util.concurrent.ConcurrentMap接口,所以可以通过常规的Map::getMap::put方法来控制集群Map的数据。先看一个Map使用简单的例子:

再次申明,文中所有的例子的代码都在: 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,git clone到本地用Maven导入即可运行

首先创建一个服务端节点,并向节点中的Map添加数据。

// 
// 服务端节点
public class ServiceNode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	// 获取Hazelcast实例
		HazelcastInstance ins = Hazelcast.newHazelcastInstance();

		// 从集群中读取Map实例
		Map<Integer, String> map = ins.getMap("default map");

		// 向集群中添加数据
		System.out.println("Begin insert data");
		map.put(1, "Cait Cassiopeia");
		map.put(2, "Annie");
		map.put(3, "Evelynn");
		map.put(4, "Ashe");
		System.out.println("End");
		
	}
}

然后创建一个客户端节点,从节点的Map读取数据。

//
// 客户端节点
public class ClientNode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	// 获取Hazelcast实例
		HazelcastInstance ins = Hazelcast.newHazelcastInstance();

		// 从集群中读取Map实例
		Map<Integer, String> map = ins.getMap("default map");

		// 输出map中数据
		map.forEach((k,v)->{
			System.out.println("Pos:" + k + ". name:" + v);
		});
		
	}
}

这就是使用集群Map的过程,和常规Map并没有什么差异。在使用集群Map时,最主要是了解Map的各种配置对Map功能的影响,以及HazelcastMap提供了哪些扩展接口。下面将会结合配置文档,说明每一个配置参数的功效。

先看分布式Map的基础配置参数:

<map name="default">
	<backup-count>0</backup-count>
	<async-backup-count>1</async-backup-count>
	<read-backup-data>true</read-backup-data>
	<in-memory-format>BINARY</in-memory-format>
	<eviction-policy>LRU</eviction-policy>
	<time-to-live-seconds>0</time-to-live-seconds>
	<max-idle-seconds>0</max-idle-seconds>
	<min-eviction-check-millis>150</min-eviction-check-millis>
	<max-size policy="PER_NODE">5000</max-size>
	<eviction-percentage>25</eviction-percentage>
</map>

下面这个是一个使用代码配置的例子:

//
// 代码设置Map
public class StaticMapConfig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	MapConfig mapConfig = new MapConfig();
		mapConfig.setName("cacheMap")// 设置Map名称
				.setInMemoryFormat(InMemoryFormat.BINARY)// 设置内存格式
				.setBackupCount(1);// 设置副本个数

		mapConfig.getMapStoreConfig()//
				.setWriteDelaySeconds(60)//
				.setWriteBatchSize(1000);// 设置缓存格式

		mapConfig.addMapIndexConfig(new MapIndexConfig().setAttribute("id").setOrdered(true));// 增加索引
		mapConfig.addMapIndexConfig(new MapIndexConfig().setAttribute("name").setOrdered(true));
	}
}

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每个配置的含义。

backup-count

备份副本个数[0~Integer.MAX_VALUE]。 前面的博文已经介绍,集群中分布式存储的数据都会被均匀的存储在每个节点上。我们使用Map进行分布式数据存储时,每个节点会按条目(Entry)数将数据进行分布,并且每条数据都会有备份。例如集群中的一个Map有1000条数据,此时有2个节点,那么每个节点会存储1000条数——500条主数据和500条备份数据,以此类推,当有5个节点是,每个节点200条主数据加200条备份数据。

backup-count 就是用来定义备份副本个数的,默认为1。当设置为0时,集群中不会有任何数据副本。这个参数需要根据数据的业务需要来定义,值越大,需要备份的副本就越多,集群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就越多会导致性能降低。

async-backup-count

异步备份副本的个数[0~Integer.MAX_VALUE]。这个参数和backup-count类似,也是指定备份副本的个数,区别在于这里指定的副本,是异步备份的。例如,我们执行map.put(key,value)时,Hazelcast会先向主表添加数据。这时如果指定了backup-count = 1,会先更新副本数据,然后再return到调用put方法的线程,在添加数据完成之前,调用线程都是被阻塞的。如果指定了async-backup-count = 1,那么当添加主表数据成功后,会直接返回给调用线程,然后再去异步执行数据备份。使用同步方法还是异步方法,需要根据业务数据的重要性来决定,如果是一定不能丢失的数据,最好用同步方法,如果备份出现异常,会马上通知到调用线程然后执行补偿操作。

read-backup-data

副本直读数据[true|false]。当我们的集群中有一个map的备份数据后,这些备份数据也是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的。当某个节点需要读取数据时,read-backup-data设置为false表示只能从主表数据读取,设置为true表示可以从备份副本中读取数据。设置为true,可以提升数据的读取数据,因为在某个节点要读取某条数据时,该节点正好有该条数据,可以减少网络交互消耗。但是设置为trure可能会导致“数据脏读”。

in-memory-format

内存数据格式[BINARY|OBJECT]

BINARY:这是默认配置。数据将被序列化成二进制的方式存储。如果在应用中Map的主要执行的都是像get和put这样的常规操作,建议使用这个配置。

OBJECT:数据将以非序列化的结构存储。这个配置有利于当Map中存储的对象比较复杂,对其进行序列化的成本较高时。当需要对存储复杂对象的Map条目进行大量查询时,建议使用OBJECT。

用一个场景来说明他们的区别。我们的对象都是存储在存储在每个节点中的,当某个节点需要get不在本地一条数据时,Hazelcast需要去其他节点获取数据。此时如果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,不用进行序列化,直接将数据进行传输,而如果以对象的方式存储,在传输之前,需要进行一次序列化操作,然后再传递数据。

eviction-policy

数据释放策略[NONE|LRU|LFU]。这是Map作为缓存的一个参数,用于指定数据的回收算法。默认为NONE。

NONE:当设置为NONE时,不会发生数据回收,同时max-size会失效。但是任然可以使用time-to-live-seconds和max-idle-seconds参数来控制数据留存时间。

LRU:“最近最少使用“策略。

LFU:“最不常用的使用”策略。

time-to-live-seconds(TTL)

数据留存时间[0~Integer.MAX_VALUE]。缓存相关参数,单位秒,默认为0。这个参数决定了一条数据在map中的停留时间。当数据在Map中留存超过这个时间并且没有被更新时,它会根据指定的回收策略从Map中移除。值为0时,意味着无求大。

max-idle-seconds

数据的最大空闲时间[0~Integer.MAX_VALUE]。缓存相关参数,单位秒,默认值为0。当条目的空闲时间大于这个数值时,将会被自动释放。条目的空闲是指没get、put、EntryProcessor.processcontainsKey方法被调用。默认值为0,意味着无求大。

min-eviction-check-millis

分区数据释放检查周期[0~Integer.MAX_VALUE]。缓存先关参数,单位秒,默认值为100。前面提到了Hazelcast会对map存储的数据进行释放。为了移除这些数据,有一个轮询工作在不间断的执行。换一种说嘛,就是数据释放的频率。当设置为0时,每一次数据的put操作,都会导致一次数据释放执行。

max-size

Map中存储条目的最大值[0~Integer.MAX_VALUE]。默认值为0。当条目数量达到接近最大值时,map将基于配置的策略进行条目数据释放。如果期望max-size生效,必须eviction-policy将设置为NONE之外的其他值。max-size中包含一个属性参数——policy他定义了max-size对应的存储策略,回收机制会根据这个策略检查数据。其值有[PER_NODE|PER_PARTITION|USED_HEAP_SIZE|USED_HEAP_PERCENTAGE|FREE_HEAP_SIZE|FREE_HEAP_PERCENTAGE]。

PER_NODE:max-size指定单个集群成员中map条目的最大数量。这是max-size的默认策略。如果使用这个配置,需要注意max-size的值必须大于分区的数量(默认为271)。

PER_PARTITION:max-size指定每个分区存储的map条目最大数。这个策略建议不要在小规模的集群中使用,因为小规模的集群,单个节点包含了大量的分区,在执行回收策略时,会去按照分区的划分组个检查回收条件,导致效率低下。

USED_HEAP_SIZE:指在每个Hazelcast实例中,max-size指定map所占用的内存堆的(以megabytes计算,兆字节)最大值。需要注意这个策略不能工作在in-memory-format=OBJECT,因为当数据被设置为OBJECT时,无法确定所占用的内存大小。

USED_HEAP_PERCENTAGE:每个Hazelcast实例中,max-size指定map占用内存堆的百分比。例如,JVM被设置有1000MB,而这个值设置为max-size=10,当map条目数占用的堆数据超过100MB时,Hazelcast开始执行数据释放工作。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这个策略时,不能将in-memory-format设置为OBJECT,理由同上。

FREE_HEAP_SIZE:max-size指定了单个JVM的堆最小空闲空间,单位为megabytes。

FREE_HEAP_PERCENTAGE:max-size指定单个JVM的最小空闲空间的百分比。例如JVM分配了1000MB的空间,这个值设置为10,当空闲堆只有100MB时,会引发map的数据清除放行为。

eviction-percentage

数据清理的百分比[0-100]。当触发数据清除条件,这个参数所配置的百分比MAP条目将被释放。例如设置为25,25%的条目将会被清除。将这个值设置较小时会导致Map中只有较少的条目被释放,导致Hazelcast频繁的执行数据清除操作。如果map的条目数据经常被添加,请将这个比率提高,默认为25。

Near Cache

Near cache是Hazelcast分布式Map重要的功能之一。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,Hazelcast的所有数据都是按照分区存储在每个集群节点之上的。假设集群中的一个节点需要根据key读取某条数据,而这些数据被放置在其他的节点。这样每次Map.get操作都会导致一次网络数据传输,如果节点分布较广、传输能力参差不齐,会导致大量的网络拥塞,进而影响每个节点的执行。尤其是某个map的读操作远远多于写操作时,我们可以考虑使用Near cache功能。Near cache会将那些被某个节点经常使用的数据存储到当前节点或“附近”节点,以此来减少过多的网络传输工作。使用Near cache也会导致一直问题出现,在使用之前,必须了解一下问题:

  1. 使用Near cache功能会导致集群中的成员额外存储缓存数据,会增加内存的消耗。
  2. Near cache会破坏数据一致性性,可能会出现“脏读”现象,因此在频繁写或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不建议使用。
  3. 建议在高频读操作的Map中启用Near cache功能,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执行效率。

Near cache的配置都在near-cache元素中。下面介绍Near cache的相关参数。

<map name="my-read-mostly-map">
	<near-cache name="default">
		<in-memory-format>BINARY</in-memory-format>
		<max-size>5000</max-size>
		<time-to-live-seconds>0</time-to-live-seconds>
		<max-idle-seconds>60</max-idle-seconds>
		<eviction-policy>LRU</eviction-policy>
		<invalidate-on-change>true</invalidate-on-change>
		<cache-local-entries>false</cache-local-entries>
	</near-cache>
</map>

in-memory-format

与Map的in-memory-format配置一样,指定了Map在Near cache中的存储格式。参见前文介绍的in-memory-format功能。

max-size

Near cache缓存中存储的最大条目数[0~Integer.MAX_VALUE]。Near cache会根据eviction-policy指定的策略来释放数据。默认为0,表示不限定最大条目数。

time-to-live-seconds

单条数据在Near cache中的最大驻留时间[0~Integer.MAX_VALUE]。单位秒,默认为0。如果存储在Near cache中的某条数据在Near cache中的驻留时间(没有被更新)超过这个时间,则在执行数据回收时会被释放掉。值为0时表示永远不会过期。

max-idle-seconds

单条数据在Near cache中的最大失效时间[0~Integer.MAX_VALUE]。单位秒,默认值为0。如果存储在Near cache中的某条数据在指定时间内没有被读取,则认为该条数据失效。此时在执行数据回收时会释放掉该条数据。值为0时表示用于不会失效。

eviction-policy

数据释放策略,见前面 Map释放策略 的说明。

invalidate-on-change

设定当Near cache中的某条数据被更新或移除时,是否对其执行释放[true|false]。默认为true。

cache-local-entries

指定那些已经被存储在当前节点的数据条目,是否也进行Near cache缓存[true|false]。这个参数最大的作用在于,可以将Near cache的内存格式设定成和Map存储格式不一样的方式。默认为fasle。   

MapStore数据持久化

后续得篇幅将介绍Hazelcast分布式Map的一些基础功能。这里先介绍如何对数据库进行数据读写。Hazelcast分布式Map的持久化数据读写通过MapStore来实现。请看下面这个例子:

先是一个配置文件,后面在说他的意义:

<!--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/blob/master/src/main/java/org/palm/hazelcast/map/store/mapStoreConfig.xml -->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hazelcast
	xsi:schemaLocation="http://www.hazelcast.com/schema/config hazelcast-config-3.6.xsd"
	xmlns="http://www.hazelcast.com/schema/config" xmlns:xsi="http://www.w3.org/2001/XMLSchema-instance">
	<map name="demo">
		<map-store enabled="true" initial-mode="EAGER">
			<class-name>org.palm.hazelcast.map.store.MapStoreExample</class-name>
			<write-delay-seconds>60</write-delay-seconds>
			<write-batch-size>1000</write-batch-size>
			<write-coalescing>true</write-coalescing>
		</map-store>
	</map>
</hazelcast>

然后定义一个当Map发生数据读写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MapStore类:

//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/blob/master/src/main/java/org/palm/hazelcast/map/store/MapStoreExample.java
public class MapStoreExample implements MapStore<Integer, String> {
	Map<Integer, String> store;
	public MapStoreExample(){
		store = new HashMap<Integer, String>();
		store.put(1, "Azeroth");
		store.put(2, "Duskwood");
		store.put(3, "Elwynn Forest");
		store.put(4, "Deadwind Pass");
		store.put(5, "Dead Mines");
		store.put(6, "Grand Hamlet");
		store.put(7, "Dark Portal");
		store.put(8, "Ashenvale");
		store.put(9, "Felwood");
		store.put(10, "Orgrimmar"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String load(Integer key) {//读取
		if(store.size() < key){
			key = 0;
		}
		return store.get(key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Map<Integer, String> loadAll(Collection<Integer> arg0) {//读取所有
		return store;
	}
	@Override
	public Iterable<Integer> loadAllKeys() {// 读取所有键值
		return store.keySet(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delete(Integer key) {// 删除键值
		store.remove(key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deleteAll(Collection<Integer> list) {// 删除所有键值
		list.forEach(key->store.remove(key)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store(Integer key, String value) {// 存储键值
		store.put(key, value);
	}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storeAll(Map<Integer, String> map) {// 存储所有键值
		store.putAll(map);
	}
}

最后时一个测试main:

//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/blob/master/src/main/java/org/palm/hazelcast/map/store/MapStoreExampleMain.java
public class MapStoreExampleMain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{
		//加载配置
		Config config = new ClasspathXmlConfig("org/palm/hazelcast/map/store/mapStoreConfig.xml");
		//创建Hazelcast实力
		HazelcastInstance ins = Hazelcast.newHazelcastInstance(config);
		//获取Map
		Map<Integer, String> map = ins.getMap("demo");
		println(map.get(1));//输出第一条数据
		
		map.put(11, "Moonbrook");//添加一条数据
		println(map.get(11));//输出第一条数据
		
		map.remove(11);//移除添加的数据
		println(map.get(11));//输出被移除的数据
	}
	static private void println(Object obj){
		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	}
}

仔细看代码例子的兄弟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吧。配置文件中<map-store>元素定义了Mapstore的行为,<class-name>定义了当发生数据读写时要调用的存储类,该类需要实现MapStore接口。MapStore接口定义了当对Map进行put、get、remove操作时会被调用实现类的store、load、delete方法,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代码来完成对数据库的写入和读取操作。

MapStore支持Read-Through、Write-Through、Write-Behind模式(不太清楚这几个模式的含义,请看本人的关于他们的介绍: Hazelcast缓存模式。)。

当我们使用Map::get根据key获取数据时,如果key对应的数据不存在,那么Hazelcast会调用已经注册的Mapstore中的load方法,而在load方法中我们可以中任意位置读取数据,并返回。随后Map会将返回的数据写日自己的缓存,然后返回给调用者。这样就实现了Read-Through模式。

write-delay-seconds

我们可以使用<write-delay-seconds>来指定Map是使用Write-Through模式还是Write-Behind模式。

   当设定<write-delay-seconds>为0时,表示当执行Map::put时立刻调用注册的Mapstore的store方法,直到自定义的代码执行完毕返回后,Map::put方法才会返回,整个过程都会阻塞线程。这样就实现了Write-Through模式。

当设置<write-delay-seconds>大于0时,表示延迟指定的时间后(秒)再异步调用Mapstore::store方法。整个过程不会产生阻塞,数据被添加到Map里后就返回给调用者。这就实现了Write-Behind模式。

使用什么模式,请根据你的业务要求设置。下面是其他几个参数的含义。

write-batch-size

批量更新参数[0~Integer.MAX_VALUE]。这个参数用于指定当累计多少次更新数据之后再调用Mapstore::store一次性写入数据库。例如设置为50,只有调用50次Map::put方法后,Hazelcast才会去调用一次storeAll,并且传入所有的更新数据。如果运行我上面提供的例子,你会发现MapStoreExample的store和remove方法并没有被调用。

write-coalescing

标记是否执行所有更新[true|false]。默认为true。用于标记Mapstore::store是否获取所有的更新。在Write-Behind模式下,在延迟的时间中,可能已经对某个key对应的value值进行了多次更新,若参数设定为true,表示只传递最后一次更新给Mapstore::store(Mapstore::storeAll)。如果设置为false,会将所有的更新传递给Mapstore::storeAll。

enabled属性

表示是否启用Mapstore[true|false]

initial-mode属性

初始化模式[LAZY|EAGER]。默认为LAZY,在此参数下,会对Mapstore执行异步初始化。当设置为“EAGER”时, 初始化过程将被阻塞,直到加载完成。

除了上面的配置,我们可以通过Mapstore::loadAllKeys方法来设定当Map初始化时,要加载的数据。如果loadAllKeys返回null,则不预加载任何数据。因此我们可以在loadAllKeys方法中指定当Map初始化时需要先加载的数据。

Map拦截器(Interceptors)

我们可以为Map的所有方法添加拦截器,拦截器类似于AOP机制。对某些方法增加拦截器后,当这些方法被调用时,会根据拦截器的配置进入拦截器。拦截器都的代码都是会组赛线程的,也就是说我们我们在拦截器中处理完某些事物后,必须马上返回。因为组赛了线程,拦截器的功能强大,可以对返回值、更新值进行任何修改。

拦截器采取链式操作,也就是说可以为一个方法增加多个拦截器,这些拦截器会根据添加的次序逐个被调用。Hazelcast会根据拦截器的hashCode()方法来判断是否是同一个拦截器,如果是具有相同的hashcode,则认为是同一个拦截器,不会被添加。因此建议最好根据需要重载hashcode方法,以免重复添加相同的拦截器。

下面是一个代码的例子,首先是实现了一个拦截器:

// 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/blob/master/src/main/java/org/palm/hazelcast/map/interceptor/InterceptorExample.java
public class InterceptorExample implements MapInterceptor, Serializable {
	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= -7591859317633144192L;
	@Override
	 /**拦截get。可以返回其他值来替换原有值。返回null将不影响原有操作。 */
	public Object interceptGet(Object obj) {
		prinfln("get : " + obj);
		return obj;
	}

	@Override
	 /**在get操作执行完毕后被调用。*/
	public void afterGet(Object obj) {
		prinfln("after get : " + obj);
	}

	@Override
	/**拦截put。返回的值会设置到map中。返回null时原有的put数据不会发生任何改变。 抛出异常会取消put操作。 */
	public Object interceptPut(Object oldValue, Object newValue ) {
		prinfln("put old value : " + oldValue);
		prinfln("put new value : " + newValue);
		return newValue;
	}

	@Override
	 /**在put操作执行完毕后被调用。*/
	public void afterPut(Object obj) {
		prinfln("after put : " + obj);
	}
	@Override
	/**拦截remove。返回被删除对象或null将继续执行删除。 抛出异常会取消remove操作。 */
	public Object interceptRemove(Object obj) {
		prinfln("remove : " + obj);
		return null;
	}

	@Override
	 /**在remove操作执行完毕后被调用。*/
	public void afterRemove(Object obj) {
		prinfln("afrer remove : " + obj);
	}

	private void prinfln(Object obj){
		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	}
}

Map拦截器的拦截器需要实现MapInterceptor接口。这些接口提供了针对get、put、remove实现了拦截。然后下面是一个使用的例子:

public class InterceptorDemo 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		HazelcastInstance ins = Hazelcast.newHazelcastInstance();
		IMap<Integer, String> imap = ins.getMap("");
		imap.addInterceptor(new InterceptorExample());// 添加拦截器
		imap.put(1, "Mei");
		imap.put(1, "Tracer");
		imap.put(1, "D.va");
		imap.put(1, "Mercy");
		
		imap.get(1);
		imap.remove(1);
		System.out.println(imap.get(1));
	}
}

我们使用IMap接口来获取map实例。然后使用IMap::addInterceptor方法来增加前面实现的拦截器。随后,所有针对这个Map的get、put、remove都会进入我们设定的拦截器。IMap::removeInterceptor可以用来移除一个拦截器。

Map事件监听器

除了拦截器,Hazelcast还有监听器。监听器和拦截器的区别在于:拦截器会嵌入到业务流程中去,拦截器可以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改变数据和行为。而监听器并不会摄入到处理逻辑中,他只是观察到发生某个事件后,通知我们注册的监听器。下面还是同一个代码的例子说明监听器,先创建一个监听器:

// https://github.com/chkui/hazelcast-demo/blob/master/src/main/java/org/palm/hazelcast/map/listener/ListenerExample.java
public class ListenerExample implements EntryAddedListener<Integer, String>, EntryRemovedListener<Integer, String>, EntryUpdatedListener<Integer, String> {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entryUpdated(EntryEvent<Integer, String> entry) {//监听更新数据
		print("put entry. key = " + entry.getKey() + ". value 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	}
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entryRemoved(EntryEvent<Integer, String> entry) {//监听移除数据
		print("remove entry. key = " + entry.getKey() + ". value 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	}

	@Override
	public void entryAdded(EntryEvent<Integer, String> entry) {//监听新增数据
		print("add entry. key = " + entry.getKey() + ". value = " + entry.getValue());
	}
	
	private void print(Object obj){
		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	}
}

一个监听器可以实现多个监听接口,除了例子中的接口,还有EntryEvictedListener(释放单条数据)、MapEvictedListener(清除Map数据)、MapClearedListener(清空Map数据)等。

至此,Hazelcasl分布式Map的基本功能就介绍完毕了。除了本文介绍的内容,Map还有使用断言监听特定数据、使用分区监听器监听分区变化等功能,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了,如果你有需要,可以给我留言,我们一起讨论学习。

希望阅读本文之后,在使用Hazelcast时能对你有所帮助。也是把本文当作工具类API文档随时查阅。